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您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理论聚焦

孙肖远: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2-11-04

  作者:江苏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孙肖远  

  来源:《唯实》2022年第10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行,关键在于其中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方面,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立场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是由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和地位决定的。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本质特征和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提出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和立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定不移走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坚定。

  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在守正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闪耀真理光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提出一整套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方法是人们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工具手段,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运用系统观念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宽广胸怀、世界眼光和使命担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中国贡献。

          
 

相关信息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