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3
10月23日,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与南京市栖霞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金松,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等院领导班子成员,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社长何聪,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省政府参事桑学成,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信息中心主任孙志高,栖霞区委书记戴华杰,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生等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研讨会,我院全体中层干部及栖霞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扬,副院长陈爱蓓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演讲。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金松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他强调,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道理、学理、哲理上加强研究阐释,更好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党委书记、院长夏锦文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暨演讲。他指出,盛世逢盛会。党的二十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一次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要事。大会展现了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时代性的重大论断,发出了奋进新时代的动员令,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主题和精髓要义,充分认识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历史性变革,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夏锦文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既要有“顶天立地”的意识,也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既要读原文、学深学透,也要观现实、融会贯通。当前,要深入思考、悉心研究、认真领会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而且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到底新在何处?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到底有什么不同?二是要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方向路径。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解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仅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更要勇于创新创造,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找准方向路径。三是要赓续传承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党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深入调研、积极探索的时代课题。
栖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生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栖霞牢牢把握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以高质量调研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科政务”成为首个国家级标准示范点,“仙林模式”成为新时期城市版“枫桥经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综合实力位居南京第一方阵、苏南板块前列。省社科院将栖霞作为研究基地是对栖霞的信任和支持,在新征程中,栖霞将继续立足实践、深入调研,全方位深化改革创新,探索形成“最强增长极、最美新栖霞”的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在主旨演讲环节,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社长何聪,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省政府参事桑学成,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信息中心主任孙志高,栖霞区委副书记、区委党校校长黄伟民先后以“学习二十大讲好实践故事”“在变与不变中将中国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深化实施人才建设重点工程,推动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栖霞实践”为题作主旨演讲。